【其曲中规的上一句是什么】“其曲中规”出自《荀子·劝学》中的名句:“故木受绳则直,金就砺则利,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,则知明而行无过矣。”其中,“其曲中规”是后文的一部分,用来形容木材经过墨线校正后能够变得笔直,比喻人经过学习和反省可以变得端正、有德。
一、总结
“其曲中规”的上一句是:
“木受绳则直”
这句话的意思是:木材经过墨线的测量就会变直。它与“其曲中规”共同构成一个比喻,说明事物只有通过规范和约束才能达到标准和完美。
二、相关原文及出处
原文 | 出处 | 解释 |
“木受绳则直,金就砺则利,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,则知明而行无过矣。” | 《荀子·劝学》 | 木材经过墨线校正会变直,金属经过磨刀石打磨会锋利,君子通过广泛学习并不断反省自己,就能智慧明达,行为没有过失。 |
“其曲中规” | 同上 | 指弯曲的木材也能符合圆规的标准,比喻人通过学习和修养可以变得合乎规范。 |
三、延伸理解
“木受绳则直”强调的是外在规范对事物的塑造作用;“其曲中规”则进一步说明,即使原本不完美的事物(如弯曲的木材),只要接受规范的引导,也可以达到标准。这与荀子“性恶论”思想相呼应,即人的本性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和修养来改善。
四、小结
问题 | 答案 |
“其曲中规”的上一句是什么? | “木受绳则直” |
出处 | 《荀子·劝学》 |
含义 | 强调规范和学习的重要性,比喻人应通过不断学习来完善自我 |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其曲中规”并非单独存在,而是与前一句“木受绳则直”形成逻辑上的递进关系,共同传达出“学习与规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