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仰不愧天是什么意思】“仰不愧天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内心坦荡、行为正直,即使在面对他人或自己时,也无愧于天地良心。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人的道德操守和内心的自我反省。
一、
“仰不愧天”出自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。”意思是:抬头对天没有愧疚,低头对人也没有惭愧。这表达了一个人在做人做事上光明磊落、问心无愧的状态。
该成语多用于赞美那些为人正直、品行高尚的人,也常用来勉励人们要坚守道德底线,做到言行一致、表里如一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仰不愧天 |
出处 | 《孟子·尽心上》 |
原文 | “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。” |
字面意思 | 抬头对天无愧,低头对人无愧 |
引申义 | 表达内心坦荡、行为正直、无愧于天地良心 |
使用场景 | 赞美他人、自勉、表达坚定信念等 |
近义词 | 问心无愧、光明磊落、堂堂正正 |
反义词 | 心虚胆怯、内疚不安、愧对天地 |
适用对象 | 高尚品德者、有责任感之人 |
文化意义 | 强调道德修养与自我约束的重要性 |
三、延伸理解
“仰不愧天”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肯定,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“天理”“良心”的重视。古人认为,人应以天地为鉴,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。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,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诚实、正直,做一个有良知的人。
通过了解“仰不愧天”的含义,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文化内涵,也能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激励与指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