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刀两断是什么意思】“一刀两断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事情处理得干脆利落,不留后患。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,在文学、影视作品中也经常出现。下面将从含义、用法、出处及例句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含义总结
“一刀两断”原意是指用刀将东西一下子切断,比喻做事果断、彻底,不拖泥带水。在现代汉语中,它常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事务处理得干净利落,不再有牵连或回头的余地。
二、详细说明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一刀两断 |
拼音 | yī dāo liǎng duàn |
词性 | 动词/形容词(多作动词) |
出处 | 出自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“贾母见他如此,便说道:‘你这孩子,真是一刀两断。’” |
基本含义 | 比喻处理事情果断、彻底,不留后患。 |
引申义 | 可指人际关系中彻底断绝联系,不再纠缠。 |
常用语境 | 多用于描述决策果断、处理问题干脆的情况。 |
近义词 | 当机立断、斩草除根、一了百了 |
反义词 | 拖泥带水、犹豫不决、藕断丝连 |
三、使用示例
1. 果断处理问题
- 他在面对公司危机时,果断决定裁员,做到一刀两断,避免了更大的损失。
2. 感情关系
- 她和前任已经一刀两断,不再有任何联系。
3. 生活态度
- 他做事一向雷厉风行,从不拖泥带水,是个真正的一刀两断的人。
四、注意事项
- “一刀两断”虽然强调果断,但在某些语境下也可能带有冷漠或无情的意味。
- 使用时需根据具体情境判断是否合适,避免误解对方意图。
五、总结
“一刀两断”是一个形象生动、寓意深刻的成语,适用于多种场合,尤其是强调果断、彻底处理问题的情境。了解其含义和用法,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