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积薪厝火成语解释】“积薪厝火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夫积财而用之者,谓之‘积薪厝火’。”该成语字面意思是将柴火堆积在房屋下面,然后点火,比喻把危险的事情放在容易引发灾祸的地方,或者将问题积累而不加以解决,最终导致严重后果。这个成语常用来警示人们要未雨绸缪、防患于未然。
成语解释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积薪厝火 |
拼音 | jī xīn cuò huǒ |
出处 | 《汉书·贾谊传》 |
释义 | 将柴火堆在房屋下面,点火引燃,比喻把危险或问题积累在容易引发灾难的地方,不加以处理,终将酿成大祸。 |
用法 |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书面语 |
近义词 | 火上浇油、埋雷隐患、养虎为患 |
反义词 | 防微杜渐、未雨绸缪、居安思危 |
例句 | 他一直忽视公司内部的管理问题,简直是积薪厝火,迟早会出大事。 |
成语使用场景
“积薪厝火”多用于批评那些对潜在风险视而不见、不愿及时处理的人或行为。例如:
- 在企业管理中,如果管理层对员工不满情绪置若罔闻,就属于“积薪厝火”;
- 在个人生活中,如果长期熬夜、饮食不规律却从不重视,也是一种“积薪厝火”的表现;
- 在政策制定中,若忽视社会矛盾,也可能导致“积薪厝火”的后果。
总结
“积薪厝火”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更是一种深刻的警示。它提醒我们,在面对问题时,不能只顾眼前利益,而应着眼长远,及时处理隐患,避免因小失大。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社会管理,都应该具备“积薪厝火”的警惕意识,做到防患于未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