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刑诉名词解释】在刑事诉讼过程中,许多专业术语和概念是理解法律程序、保障当事人权利的重要基础。以下是对一些常见刑事诉讼(简称“刑诉”)名词的简要解释与总结,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。
一、刑诉名词解释()
1. 刑事诉讼: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法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进行追诉,以确定其是否构成犯罪并给予相应处罚的法律程序。
2. 公诉案件:由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提起的刑事案件,通常适用于严重犯罪行为。
3. 自诉案件: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刑事诉讼,适用于轻微刑事案件。
4. 证据: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材料,包括书证、物证、证人证言、被害人陈述、被告人供述和辩解、鉴定意见、勘验笔录等。
5. 辩护人:由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委托,为其提供法律帮助、进行辩护的人员。
6. 强制措施:为防止嫌疑人逃避侦查、毁灭证据或继续犯罪,而依法采取的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,如拘留、逮捕、取保候审等。
7. 审判程序:包括一审、二审、再审等阶段,是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和作出判决的过程。
8. 不起诉决定:人民检察院认为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时,依法作出的不予起诉的决定。
9.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:在刑事诉讼中,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,依法提起的民事赔偿请求。
10. 上诉:被告人或公诉人对法院的一审判决不服,向上一级法院提出重新审理的请求。
二、刑诉常用名词对照表
名词 | 含义说明 |
刑事诉讼 | 国家司法机关依法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进行追诉的法律程序 |
公诉案件 | 由人民检察院提起的刑事案件 |
自诉案件 | 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直接提起的刑事案件 |
证据 | 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材料 |
辩护人 | 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的人员 |
强制措施 | 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,如拘留、逮捕等 |
审判程序 | 包括一审、二审、再审等审理过程 |
不起诉决定 | 人民检察院认为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时作出的决定 |
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| 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损失而提起的民事赔偿 |
上诉 | 对一审判决不服,向上级法院提出的重新审理请求 |
通过以上内容,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刑事诉讼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流程。这些术语不仅是法律学习的基础,也是司法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参考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