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无家别原文及翻译】《无家别》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反映战乱中人民苦难的诗作,属于“三吏”“三别”系列作品之一。这首诗通过一个士兵在战乱中失去家园、亲人离散的悲惨遭遇,深刻揭示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的摧残。
一、
《无家别》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,讲述了一个士兵在战乱中被迫离开家乡,归来后却发现家园已毁、亲人不在的凄凉景象。诗中描绘了战乱带来的破坏、家庭的破碎以及个人命运的无奈,情感真挚,语言朴实,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。
全诗共24句,分为三个部分:
1. 出征前的情景:描述士兵被迫参军,与家人分别;
2. 战乱中的经历:描写战场上的艰辛与生死;
3. 归家后的惨状:回家后发现亲人离散、家园荒废,内心极度痛苦。
杜甫通过对这一普通士兵命运的刻画,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。
二、原文及翻译对照表
原文 | 翻译 |
寂寞天宝后,园庐但蒿藜。 | 天宝年间之后,家园只剩荒草。 |
我里百余家,世乱各东西。 | 我村有一百多户人家,战乱中各自离散。 |
存者无消息,死者为尘泥。 | 幸存的人没有音讯,死去的化为尘土。 |
贱子因阵败,独归泉下人。 | 我因为战败,独自回到地下。 |
亲戚隔绝久,妻拏去依僧。 | 亲朋好友断绝联系,妻子带着孩子投靠寺庙。 |
死生当前,谁复论荣辱? | 生死面前,谁还谈得上荣耀与羞辱? |
人生无根蒂,飘如陌上尘。 | 人生没有根基,像路上的尘埃一样飘零。 |
岂有白衣来,怜我贫病客。 | 哪里有人来看望我这个贫穷生病的人? |
病骨可消瘦,愁肠日忧煎。 | 病体日渐消瘦,愁绪日夜折磨。 |
吾闻阿母,大笑入黄泉。 | 我听说母亲也大笑着进入黄泉。 |
愧无功德,不为神所怜。 | 没有功德,不被神灵怜悯。 |
想见君颜色,感结伤心啼。 | 想起你的面容,心中悲伤哭泣。 |
勿为新婚念,努力事戎行。 | 不要为新婚而牵挂,努力去从军打仗。 |
夜深风竹敲秋韵,万叶千声皆是恨。 | 夜深时风吹竹林,万叶千声都是怨恨。 |
三、总结
《无家别》是一首极具现实意义的诗作,不仅反映了战乱对个体生命的摧残,也体现了杜甫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。诗中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。通过阅读和理解这首诗,我们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古代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,也能体会到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呼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