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始作俑者是啥意思】“始作俑者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第一个制作俑的人”,但其实际含义与字面意义相差甚远。这个成语原本用于指代古代用陶俑陪葬的习俗,后来被引申为“首先做某件坏事或引发不良后果的人”。在现代语境中,“始作俑者”常带有贬义,用来批评那些率先做出错误行为、引发问题的人。
“始作俑者”原意是指最早用俑殉葬的人,后引申为“首先做坏事或引发问题的人”。该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导致不良后果的初始责任人,具有明显的负面色彩。使用时需注意语境,避免误用。
表格展示: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始作俑者 |
字面意思 | 最早制作俑的人(古代陪葬品) |
引申含义 | 首先做坏事或引发问题的人 |
词性 | 名词 |
情感色彩 | 贬义 |
使用场景 | 批评、指责、反思等 |
出处 | 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 |
现代用法 | 多用于批评某人是问题的根源或发起者 |
注意事项 | 不宜用于褒义场合,需结合具体语境使用 |
小贴士:
- 在日常交流中,若想表达“谁引发了问题”,可用“始作俑者”来指代责任人。
- 避免将“始作俑者”与“首创者”混淆,后者为中性或褒义词,而前者则有明显贬义。
- 了解成语的历史背景有助于更准确地使用和理解其含义。
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,可以更清晰地掌握“始作俑者”的含义及用法,帮助你在写作或口语中正确运用这一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