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舳舻千里句式】“舳舻千里”出自《赤壁赋》,原意是形容战船首尾相接,绵延千里,气势恢宏。在现代汉语中,“舳舻千里”常被用作一种修辞手法或句式结构,用来强调事物的规模宏大、连贯性强或场景壮阔。这种句式不仅具有文学美感,也常用于写作中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画面感。
一、总结
“舳舻千里”句式是一种以夸张、连贯、气势为特点的修辞手法,常见于描写大规模场景、历史事件或情感强烈的内容。其核心在于通过“千里”这一量词,强化“舳舻”(即船只)的连续性与规模感,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宏伟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。
该句式在现代语境中可灵活运用,既可用于古文风格的表达,也可融入现代散文、演讲稿、宣传文案等,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与表现力。
二、句式特点总结表
| 特点 | 描述 |
| 来源 | 出自《赤壁赋》,原指战船相连千里,后引申为修辞手法 |
| 结构 | “舳舻 + 数量词 + 千里”,如“舳舻千里,旌旗蔽空” |
| 用途 | 多用于描写大规模场景、历史事件、自然景观等 |
| 修辞效果 | 强调连贯性、规模感、气势,增强语言表现力 |
| 适用文体 | 古文、散文、演讲稿、宣传文案、影视台词等 |
| 语言风格 | 庄重、华丽、富有诗意,具文学色彩 |
| 使用建议 | 避免过度使用,需结合上下文语境,保持自然流畅 |
三、应用示例
1. 古文风格
> 舳舻千里,旌旗蔽空,江风浩荡,士气高昂。
2. 现代散文
> 这条古老的运河,舳舻千里,承载着千年的文化与记忆。
3. 宣传文案
> 舳舻千里,连接南北,见证时代变迁,共筑辉煌未来。
4. 影视台词
> 舳舻千里,战鼓雷鸣,这是属于我们的荣耀时刻。
四、注意事项
- 避免生硬堆砌:不可为了使用而强行加入,应符合语境。
- 注意节奏感:此句式多用于较长的句子,需注意语速与停顿。
- 适当简化:在口语或日常写作中,可适当简化为“千里连舟”或“千船并进”等。
五、结语
“舳舻千里”句式虽源于古文,但在现代写作中仍具有强大的表现力。它不仅能够增强语言的气势,还能让文字更具画面感和感染力。掌握这一句式,有助于提升写作的层次与深度,使文章更具文学价值与传播力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