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袖手旁观什么意思】“袖手旁观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面对他人遇到困难或发生冲突时,选择不参与、不帮助,只是站在一旁观看的情况。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“双手放在袖子里,只在一旁观看”的状态,表达了冷漠、不作为的态度。
一、成语解释
| 词语 | 袖手旁观 | 
| 拼音 | xiù shǒu páng guān | 
| 英文 | stand by and do nothing; watch from the sidelines | 
| 含义 | 指对别人的事情漠不关心,不参与、不帮助,只是在一旁观看 | 
| 用法 | 多用于批评某人缺乏责任感或同情心 | 
| 情感色彩 | 贬义 | 
二、出处与用法
“袖手旁观”最早见于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怒曰:‘此沛公之罪也!吾当取而代之。’……樊哙曰:‘臣请入,以身许国,死生以之!’项王未有以应。于是张良乃具言沛公之谦让,项王乃止。……刘邦既至,项王曰:‘沛公,汝何故至此?’……项王曰:‘此非吾之过也,是沛公之过也。’……项王默然不应。……韩信曰:‘大王若不自为计,必为所制。’项王曰:‘吾已得天下,岂有此理?’……韩信曰:‘大王若不自为计,必为所制。’项王曰:‘吾已得天下,岂有此理?’……”
虽然《史记》中并未直接出现“袖手旁观”一词,但其精神内涵在古代文献中多次体现。现代语境中,“袖手旁观”多用于描述在他人面临困境时,旁观者不采取任何行动的行为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| 类别 | 成语 | 
| 近义词 | 置之不理、冷眼旁观、漠不关心 | 
| 反义词 | 积极参与、挺身而出、主动帮助 | 
四、使用场景举例
1. 职场中:同事遇到问题,领导却只在旁边看,不给予支持。
2. 生活中:看到有人摔倒,周围人却没有人上前帮忙。
3. 社会事件:面对不公正现象,人们选择沉默,不发声、不行动。
五、总结
“袖手旁观”是一个具有明显贬义的成语,用来形容那些在他人需要帮助时,却选择置身事外、不作为的人。它不仅是一种行为表现,更是一种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。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应当避免“袖手旁观”,学会担当、乐于助人,做一个有责任感和同理心的人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