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躬耕是什么意思】“躬耕”是一个汉语词语,源自古代的农耕文化,常用于描述一个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的行为。这个词不仅具有字面意义,还常常被引申为一种生活态度或人生境界,尤其是在文人、士大夫阶层中较为常见。
一、含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词义 | 指亲自从事耕种劳动,也比喻辛勤努力、自力更生的生活方式。 |
出处 | 最早见于《论语》《史记》等古代典籍,如诸葛亮曾“躬耕南阳”。 |
引申义 | 表示不依赖他人,靠自己努力生活;也可指隐居山林、远离尘世的生活状态。 |
使用对象 | 多用于形容有志之士、文人、隐士等,强调其自立自强的精神。 |
文化内涵 | 象征着勤勉、朴实、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,体现传统儒家思想中的修身理念。 |
二、具体解释
“躬”意为亲自、亲身,“耕”则是耕种、耕作。合起来,“躬耕”就是亲自下地耕种。在古代,这种行为通常与士人阶层相关,尤其是那些不愿入仕、选择隐居的人。他们通过耕种维持生计,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修养和自我实现的方式。
例如,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未出山前,曾在南阳“躬耕陇亩”,既是为了谋生,也是为了等待时机,最终成就一番事业。这种行为被后人视为一种高尚的人生选择。
三、现代意义
在现代社会中,“躬耕”虽然不再指实际的农耕劳动,但其精神内核依然存在。它象征着:
- 自力更生、勤奋努力;
- 不依赖他人、独立自主;
- 追求内心平静与生活的质朴。
许多现代人也会用“躬耕”来形容那种远离喧嚣、专注自我成长的生活方式。
四、总结
“躬耕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农业行为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。它体现了古人对劳动的尊重、对自立的重视,以及对内心宁静的向往。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,“躬耕”都是一种值得推崇的价值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