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资讯 > 严选问答 >

范式守信的原文和翻译

2025-09-28 19:00:50

问题描述:

范式守信的原文和翻译,有没有人理我啊?急死个人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8 19:00:50

范式守信的原文和翻译】在古代文献中,“范式守信”是一个体现诚信与礼仪的重要典故。它出自《后汉书·范式传》,讲述了东汉时期名士范式与张劭之间以信为本、重情重义的故事,展现了古人对“信”的高度重视。

一、原文

范式是东汉时期的士人,与同窗好友张劭结下了深厚友谊。两人约定两年后相见,范式因事未能如期赴约,但始终坚守承诺,最终如约而至,令张劭深感敬佩。这个故事强调了“信”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,也体现了古人对诺言的尊重与践行。
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
原文 翻译
范式,字巨卿,少游太学,与汝南张劭为友。 范式,字巨卿,年轻时在太学读书,与汝南人张劭是朋友。
劭卒,式悲泣,葬之。 张劭去世后,范式悲痛哭泣,亲自为其安葬。
后二年,式乃往省之。 两年后,范式前去探望他。
母曰:“都已死矣。” 他的母亲说:“他已经死了。”
式曰:“吾与劭约,期以某日,今虽死,吾必往。” 范式说:“我和张劭有约,约定在某天见面,现在他虽然死了,我一定要去。”
母曰:“生者不可复见,死者不可复生。” 母亲说:“活着的人不能再见,死人也不能复活。”
式曰:“吾与劭共学,既死,吾岂可违其约?” 范式说:“我和张劭一起学习,既然他已经死了,我怎么能违背约定呢?”
母哀之,遂发棺视之,果有衣冠,如生。 母亲被感动,于是打开棺木查看,果然看到张劭穿着整齐,如同活着一样。

三、总结

“范式守信”不仅是一则关于友情与诚信的故事,更是古代文化中“信”这一道德观念的生动体现。范式的行为展现了他对承诺的坚定信念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“信”的重视程度。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,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注重诚信与责任。

通过此故事,我们可以看到,真正的友谊不仅是情感的联系,更是建立在信任与承诺之上的。范式的行动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敬,也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