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东倒西歪是什么意思】“东倒西歪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人或物体在站立、行走或摆放时姿态不稳,左右摇晃,显得非常不整齐或不协调。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醉酒后走路的样子,也可以比喻事物状态混乱、无序。
一、词语解释
词语 | 解释 |
东倒西歪 | 形容人或物站立、行走时不稳,左右摇晃,姿态不整齐,多用于形容醉酒后的状态或事物的混乱状态 |
二、来源与用法
- 来源:该词源于古代民间语言,具体出处难以考证,但常见于文学作品和日常口语中。
- 用法:多用于描写人的动作或物体的状态,带有轻微的贬义或调侃意味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词语 |
近义词 | 摇摇晃晃、跌跌撞撞、歪歪扭扭 |
反义词 | 端端正正、整整齐齐、稳稳当当 |
四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描述醉酒 | 他喝得东倒西歪,连路都走不稳了。 |
描述物品杂乱 | 桌子上东西东倒西歪,看起来很乱。 |
形容动作不稳 | 她刚学会走路,总是东倒西歪地向前走。 |
五、总结
“东倒西歪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主要用于描述人或物在动作或状态上的不稳定和不整齐。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,也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,能够准确传达出一种混乱、不协调的感觉。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个成语,有助于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