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是谁的诗句】“蝉鸣空桑林,八月萧关道”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《从军行》。该诗是边塞诗中的经典之作,描绘了边疆战士在艰苦环境下的生活和战斗场景,表达了对戍边将士的赞美与同情。
一、诗句出处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诗句 | 蝉鸣空桑林,八月萧关道 |
出处 | 唐代王昌龄《从军行》 |
诗体 | 五言绝句 |
主题 | 边塞战争、戍边生活 |
作者背景 | 王昌龄,唐代著名边塞诗人,擅长写战事与征人题材 |
二、诗句解析
“蝉鸣空桑林”描绘的是夏日午后,蝉声阵阵,桑树林中寂静无声的景象,营造出一种孤寂与肃穆的氛围;“八月萧关道”则点明了时间(八月)与地点(萧关),萧关是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地,常用于边防驻守。
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,烘托出边塞之地的苍凉与艰苦,为后文“烽火城西百尺楼,黄昏独坐海风秋”等句奠定了情感基调。
三、王昌龄与《从军行》简介
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之一,其作品以气势雄浑、语言简练著称。他的《从军行》共有七首,其中最著名的是第四首:
> 青海长云暗雪山,孤城遥望玉门关。
> 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。
而“蝉鸣空桑林,八月萧关道”出自《从军行》的另一首,虽不如第四首广为流传,但同样体现了边塞诗的特色与风格。
四、结语
“蝉鸣空桑林,八月萧关道”是一句典型的边塞诗句,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之手。它不仅展现了边疆的自然风光,也反映了戍边将士的艰辛生活。通过对这类诗句的了解,可以更深入地体会到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与历史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