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资讯 > 严选问答 >

鄙在文言文中意思

2025-09-19 01:54:36

问题描述:

鄙在文言文中意思,这个怎么弄啊?求快教教我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19 01:54:36

鄙在文言文中意思】“鄙”是一个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的字,其含义丰富,根据不同的语境和用法,可以有不同的解释。为了更清晰地了解“鄙”在文言文中的意义,本文将从常见义项出发,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。

一、

“鄙”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含义:

1. 边远的地方:常用于指代边远地区或偏僻之地,如“鄙人”、“鄙地”等。

2. 谦辞:用于自称时,表示自谦,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“我”或“我们”,如“鄙见”、“鄙意”。

3. 浅陋、见识短浅:形容人的学识或见识不够,如“鄙陋”、“鄙夫”。

4. 轻视、看不起:有时也用于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轻视态度。

5. 低劣、粗俗:用来形容事物质量差或行为不雅。

这些含义在不同文献中有所体现,尤其在先秦至汉唐时期的典籍中较为常见。理解“鄙”的多义性有助于更好地阅读和分析古文。

二、表格展示

序号 含义 例句/出处 解释说明
1 边远的地方 《左传》:“晋侯使郤克征会于齐,齐顷公不欲行,曰:‘吾与鲁、卫,皆王之子也,何以加我?’……于是晋人伐齐,取鄙。” 指边远之地,常用于地理描述
2 谦辞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。”(注:此处“鄙”为谦称) 自称时使用,表示谦逊
3 浅陋、见识短浅 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”(注:此处“鄙”可引申为见识浅薄) 形容人见识不足,缺乏远见
4 轻视、看不起 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太后曰:‘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?’对曰:‘甚于妇人。’太后笑曰:‘妇人异甚。’……左右曰:‘王老矣,不若太后之贤。’太后曰:‘鄙哉!’” 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不屑
5 低劣、粗俗 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王孝伯曰:‘此非大雅之音,乃鄙俚之调耳。’” 描述事物低劣、不雅

三、结语

“鄙”在文言文中的含义多样,需结合具体语境来判断。作为学习古文的重要字词之一,“鄙”不仅体现了古代语言的丰富性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观念和表达方式。掌握其多种含义,有助于提升古文阅读能力和语言理解力。

原创声明:本文内容为原创整理,基于文言文常用义项及典型例句编写,旨在帮助读者更准确理解“鄙”字在文言文中的意义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