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攘鸡文言文翻译】《攘鸡》是《孟子》中的一篇短文,讲述的是关于“偷鸡”的寓言故事,旨在说明人若知道自己行为有错,就应当立即改正。文章虽短,但寓意深刻,反映了儒家思想中“知错能改”的理念。
一、原文与翻译
文言文原文 | 现代汉语翻译 |
或曰:“请止之。” | 有人问:“请停止吧。” |
曰:“是非君子之道也。” | 孟子说:“这不是君子的做法。” |
曰:“请止之。” | 有人又说:“请停止吧。” |
曰:“非也,是小人之道也。” | 孟子说:“不是,这是小人的做法。” |
曰:“然则何如?” | 有人问:“那该怎么办呢?” |
曰:“且食之,无害也。” | 孟子说:“那就先吃掉它,没什么大碍。” |
曰:“然则何以治之?” | 有人问:“那怎么处理呢?” |
曰:“不如早自省也。” | 孟子说:“不如早点反省自己。” |
二、
《攘鸡》这篇文章通过一个简单的对话形式,表达了孟子对“知错不改”与“及时反省”的看法。文中提到的“攘鸡”,即偷鸡的行为,象征着人们在犯错后仍不愿改正的态度。孟子指出,即使只是小小的错误,也应该尽快纠正,而不是一味拖延或掩盖。
文章强调了“自省”的重要性,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及时反思自己的行为,并加以改正,才是真正的君子之道。相反,若明知不对却依然坚持,便是“小人之道”。
三、启示与意义
1. 知错能改,善莫大焉:即使是小过失,只要及时改正,也能避免更大的问题。
2. 自省是修身的根本:只有不断反省自身,才能不断提升道德修养。
3. 行为决定人格:一个人的行为反映了他的品格,君子应注重言行一致。
四、结语
《攘鸡》虽短,却蕴含深刻的哲理,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自省意识,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,并积极改正。这种思想不仅适用于古代,对现代人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