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资讯 > 严选问答 >

成语侧目而视的故事由来是什么

2025-09-11 23:23:53

问题描述:

成语侧目而视的故事由来是什么,这个怎么操作啊?求手把手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11 23:23:53

成语侧目而视的故事由来是什么】“侧目而视”是一个常用的成语,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事感到不满、轻视或畏惧,不敢正面看。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历史典故,源自古代的战争与政治斗争。

一、成语释义

成语 侧目而视
拼音 cè mù ér shì
释义 侧着眼睛看,表示对某人或某事不满、轻视或畏惧,不敢正视。
出处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用法 多用于描述人们对某人的态度,带有贬义或敬畏之意。

二、故事由来

“侧目而视”最早出自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,讲述的是秦朝末年,项羽与刘邦之间的争斗。在楚汉相争的过程中,项羽虽然勇猛,但性格刚愎自用,不善于用人。他对待部下和百姓的态度常常让人难以接受。

有一次,项羽在战场上大败刘邦,士兵们因战败而士气低落,很多人开始对项羽心生不满。然而,由于项羽的威势强大,众人不敢直接表达反对意见,只能“侧目而视”,即偷偷地用眼角余光看他,表现出一种既害怕又不满的情绪。

这一行为被司马迁记录在《史记》中,成为后世使用“侧目而视”这一成语的来源。

三、现代用法举例

句子 说明
他对同事的无礼行为,大家都只能侧目而视。 表示大家对他不满,但不敢直接指责。
那个官员仗势欺人,百姓都敢怒不敢言,只能侧目而视。 表达对权势者的无奈与反感。

四、总结

“侧目而视”源于《史记》中对项羽时期社会氛围的描写,形象地反映了人们面对强权时的心理状态。如今,这一成语常用于描述对某人或某事的不满、畏惧或轻视,是汉语中极具表现力的表达方式之一。

通过了解其出处和演变,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,也能更深入地体会古代历史文化的魅力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