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感时花溅泪】“感时花溅泪”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《春望》: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”这句诗以极简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、个人离别的深切感慨。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,更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。
一、
“感时花溅泪”是杜甫在战乱时期所作的一首诗中极具代表性的句子。诗句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,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悲伤。花开本应是喜悦的象征,但在乱世之中,花却让人感到落泪;鸟鸣本应是欢快的声音,却因离别而令人惊心。这种对比手法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,也体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。
此句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,也反映了古代文人面对国家兴亡时的情感状态。它提醒人们,在美好事物背后,往往隐藏着更深的无奈与哀伤。
二、关键信息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杜甫《春望》 |
原文 | 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 |
作者 | 杜甫(唐代著名诗人) |
背景 | 安史之乱期间,国家动荡,人民流离失所 |
表达情感 | 忧国忧民、思乡怀人、悲愤交加 |
艺术手法 | 对比、拟人、借景抒情 |
主题思想 | 反映战乱带来的痛苦与对和平的向往 |
现代意义 | 提醒人们珍惜当下,关注社会变迁中的个体命运 |
三、结语
“感时花溅泪”不仅仅是一句诗,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。它让我们在欣赏自然之美时,也不忘思考生活背后的沉重与真实。杜甫用最朴素的语言,写出了最深刻的情感,这也是他诗歌至今仍能打动人心的原因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