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咏怀古迹其二翻译原文及译文】《咏怀古迹》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,共五首,分别咏怀历史人物与事件。其中“其二”主要咏怀王昭君,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女的同情与对时局的感慨。
一、原文与译文总结
以下为《咏怀古迹·其二》的原文及白话翻译:
内容 | 原文 | 译文 |
首联 | 群山万壑赴荆门,生长明妃尚有村。 | 无数山峦奔赴荆门,那里有王昭君的故乡。 |
颔联 | 一去紫台连朔漠,独留青冢向黄昏。 | 她离开汉宫远赴北方大漠,只留下青冢对着黄昏。 |
颈联 | 画图省识春风面,环佩空归月夜魂。 | 画师未能识得她的美貌,她在月夜里魂魄归来。 |
尾联 | 千载琵琶作胡语,分明怨恨曲中论。 | 千年后的琵琶声仍是异族语言,那曲中的哀怨,分明道出了她的怨恨。 |
二、内容解析与理解
这首诗通过对王昭君命运的描写,抒发了杜甫对历史人物的深切同情,也隐含着他对自身遭遇的感慨。诗中“画图省识春风面”一句,暗指当时统治者对人才的忽视,而“环佩空归月夜魂”则表现出对昭君孤独命运的怜惜。
杜甫以昭君自比,借古抒怀,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、壮志难酬的悲愤情绪。诗中既有对历史的回顾,也有对现实的反思,情感深沉,意境深远。
三、总结
《咏怀古迹·其二》是一首借古抒怀的佳作,通过王昭君的故事,传达出诗人对历史、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。全诗语言凝练,情感真挚,是杜甫诗歌艺术的典型代表之一。
要点 | 说明 |
作者 | 杜甫 |
体裁 | 七言律诗 |
主题 | 咏怀历史人物,抒发个人情感 |
意象 | 山川、昭君、琵琶、月夜等 |
情感 | 怀才不遇、历史感慨、人生孤寂 |
如需进一步探讨杜甫其他诗作或《咏怀古迹》整体风格,可继续交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