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可怜九月初三夜什么意思】“可怜九月初三夜”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《暮江吟》,是一首描写秋夜江景的诗。这句诗虽简短,却蕴含着丰富的意境和情感。下面我们将从诗句出处、字面意思、深层含义以及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展示。
一、诗句出处
项目 | 内容 |
诗句 | 可怜九月初三夜 |
出处 | 唐代·白居易《暮江吟》 |
全诗 | 一道残阳铺水中,半江瑟瑟半江红。可怜九月初三夜,露似真珠月似弓。 |
二、字面意思
- 可怜:在这里不是现代汉语中“值得同情”的意思,而是“可爱、令人喜爱”的意思。
- 九月初三夜: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三的夜晚,此时正值秋季,天气转凉,景色宜人。
- 整句意思:可爱的九月初三的夜晚。
三、深层含义
1. 自然之美
诗人通过描绘夕阳、江水、露珠和月亮,展现了初秋夜晚的静谧与美丽,表达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。
2. 情感寄托
“可怜”一词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,表现出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珍惜与留恋,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。
3. 季节变化
九月初三正是夏末秋初之际,天气由热转凉,万物开始进入成熟阶段,诗人借此抒发对时光流转的感慨。
四、艺术特色
特点 | 描述 |
意象丰富 | 残阳、江水、露珠、月亮等意象交织,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。 |
对仗工整 | 诗中“一道残阳铺水中,半江瑟瑟半江红”对仗工整,节奏感强。 |
语言简练 | 全诗仅20字,却意境深远,体现了白居易“浅近易懂,含蓄隽永”的风格。 |
五、总结
“可怜九月初三夜”虽然只有五个字,但承载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、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以及对生活情趣的追求。它不仅是白居易笔下的一幅秋夜画卷,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。
项目 | 内容 |
句子 | 可怜九月初三夜 |
出处 | 白居易《暮江吟》 |
字面意思 | 可爱的九月初三夜晚 |
深层含义 | 赞美自然之美、表达情感寄托、体现季节变化 |
艺术特色 | 意象丰富、对仗工整、语言简练 |
如需进一步了解这首诗的背景或赏析,可参考相关文学资料或深入阅读白居易的作品集。